“春夏养阳中国股票配资网开户,秋冬养阴”,这句出自《黄帝内经》的养生箴言,在秋季爬山这件事上得到了完美诠释。当现代人还在纠结“保温杯里泡枸杞”时,老祖宗早已参透:入秋后每周1次的山林徒步,比喝十碗药膳更养人。
反卷的人都在山顶偷偷养生,你不会还不知道入秋爬山的好处吧。
登高爬山:畅心肺舒补气站《黄帝内经》记载“秋三月,此谓容平”,此时阳气由浮转敛,爬山时微微出汗正可排出夏末积滞的湿热。山间每立方厘米3-5万个负氧离子,堪称天然“补气药”。
秋分后登高,草木摇落露为霜,山野的清新空气通过肺经直入脏腑,比炖燕窝、蒸雪梨更润肺养阴。正如老话所说:“秋日登高,胜过进补”,关键在于与自然交换能量。
常宁市中医医院专家提醒:爬山时,人体需要克服重力向上攀登,呼吸会自然加深加快,肺活量得到有效提升,肺部能更充分地与新鲜空气接触,有助于排出体内浊气,增强肺脏的通气和换气功能,对改善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等呼吸系统问题也有一定辅助作用。
秋季爬山的五大限定福利1. 温阳祛寒湿
展开剩余75%晨露未晞时登山,借天地初升阳气驱散寒湿。腰膝酸软、手脚冰凉者,通过“吞草木精华,吐体内郁气”的呼吸法,能明显改善体寒症状。这种顺应“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”的养生智慧,实为最高级的温阳疗法。
2. 深呼吸养肺术
登山时的腹式呼吸是天然补肺方。肺朝百脉,深长的呼吸不仅能改善秋燥咳嗽,更可增强肺气。待到冬季,适度登山还能帮助通阳活络,形成“秋敛冬藏”的良性循环。
3. 动态冥想新体验
规律性攀爬动作配合山林鸟鸣,能刺激大脑产生α波。这种“行走的冥想”比静坐更易进入心流状态,金黄银杏与深红枫叶的视觉盛宴,更能化解悲秋情绪。
4. 森林SPA效应
松柏释放的植物杀菌素具有天然抗菌作用,每立方米山林空气中细菌含量仅为城市1/40。这种“森林浴”比艾灸更温和持久,特别适合过敏体质人群。
5. 气血双补运动
登山时“上山气沉丹田,下山意守涌泉”的要诀,能促进血液循环。心脏泵血能力提升20%以上,肺主气司呼吸的功能得到强化,形成“气血双补”的良性循环。
科学登山三要、三不要秋季登高爬山需要遵循“顺时、适度”原则,避免因方法不当损伤身体,以下要点需重点关注:
▶ 三要诀
1. 择时而动:7-9点借晨阳升发,15-17点膀胱经活跃时排浊。
2. 接地而行:选薄底鞋感受地气,久立伤骨者选缓坡。
3. 补水有方:每20分钟抿温盐水,避免津液损耗。
▶ 三禁忌
1. 避正午暴晒:此时登山易伤津液,如同“火上浇油”。
2. 忌空腹登山:易引发低血糖,建议香蕉+坚果垫腹。
3. 慎脱衣御寒:山顶风邪易侵,备好防风外套。
“上山气沉丹田,下山意守涌泉”爬山这件事是当下最高级的养生法。
秋季爬山进阶养生指南!1、行前准备
下载离线地图,携带温盐水+能量棒,备薄外套应对“山脚秋,山顶冬”。
2、体质适配
气虚者选30°缓坡,每20分钟深呼吸;肾精不足者避免连续登高。
3、敬畏自然
遵循“登山如学道,魂载魄而行”的古训,专注每一步感受生命张力。
4、功法要诀
下山后拉伸腿肌,按揉足三里;汗出当风时及时擦干,防外感侵袭。
古人云:“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高也”。这个秋天,让我们穿上运动鞋,带着对自然的敬畏,去收获山林馈赠的养生大礼。当松涛入耳、红叶拂面时,你会发现:最好的补品不在药房,而在通往山巅的每一步台阶上。
来源:常宁市中医医院 关注@湖南医聊,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!(编辑ZS)中国股票配资网开户
发布于:湖南省道正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